近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发表重要讲话,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大幅提高。要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加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

物流是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的环节,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

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我们公司在2023年7月接到一个定单,原计划安排集卡拖车运输,但由于华北连续暴雨,路况不加,运输时效不能保证,风险也比较高,决定通过内贸铁路进行运输,最后时效比原计划提前2天到达,大大节约时间成本,而且运输成本仅是原计划的7成,更高效的完成了客户的订单。

从2023年起,随着一带一路集装箱班列的国际运输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中欧班列运输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客户接受和追捧,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的加盟中欧班列的运输,随着各类项目货班列运输的增多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中欧班列在2023年打出了价格战,内卷严重。为应对多变的国际形势,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所以从2023年开始,安全系数更高,运输成本更低、更加绿色环保地公转水、公转铁,铁铁联运的多式联运方案被更大力度地推出,越来越被广大客户所接受。多式联运通道的推出对于优化主干线大通道,打通堵点卡点,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我们去年和几家多式联运企业合作了很多包列项目货的头程运输采用水铁联运、汽铁联运、铁铁联运的模式,降低了成本,实现了节能环保,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

如:华东华南的集装箱货物

依托武汉黄金水道,以武汉长江航运中心为节点,主要线路从沿海港口宁波、上海、太仓——吴家山、团结村、圃田、城厢、西安国际港,通过水路运输到达中欧班列中心站,实现物流运输新模式内贸水转铁,铁转水,铁水铁,联通外贸国际班列直达,建设内外贸多式联运双循环新通道。

华南(广州、深圳)、华东(上海、宁波)海运可以从上海港、舟山港,广州港等港口直达俄罗斯的海参崴,然后通过远东铁路,从俄罗斯的最东端把货物运输到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人口密集区域。

货源地在华南华东,可以通过上海、厦门、钦州、南沙海运至鲅鱼圈,再通过铁路至沈阳,走沈阳国际班列至欧洲、俄罗斯等;由于项目货增多,为节约成本,从华东、华南至成都、重庆从之前的纯集卡拖车改为如今水铁联运(华南—钦州港—成都、重庆),可联通国际铁路至欧洲、俄罗斯等地为中欧班列提供头程服务和到达后程多式联运服务,多条航线开通运营,价格比传统铁路发运和汽运节省30%-50%成本。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提出的: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也迎合市场热点。去年深圳上线的美团无人机配送业务,常规3公里范围内,外卖骑手配送往往需要25至30分钟。如今,在无人机的加持下,从消费者下单到外卖送达,等待时间压缩到15分钟内,效率大大提升,填补了民用低空域的经济空白。统筹规划物流枢纽,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

多式联运前端覆盖区域广,后端发运选择多,价格稳定,相比单一运输路径节约成本在30%以上,合理利用转运优势,同时与各国际班列中心站的区位、成本、舱位优势相结合,取长补短,实现全程物流无缝衔接,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物流运输上,公路运输一直占据主导位置,发展公转铁、公转水、海铁联运的目的就在于提高铁路、水路的运输能力,完善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节能减排,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改革物流成本,既利当前、更利长远。